教育部7月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,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回应: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
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,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、社会参与、教师志愿、学生自愿、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。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,依法保障教师权益,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,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、培训留出时间。“要取消教师寒暑假”的说法没有依据。
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
教育部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,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,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。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,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、文体活动、阅读指导、综合实践、兴趣拓展、作业辅导等服务,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、讲授新课。关于“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”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。
课后服务将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
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,课后服务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,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。课后服务推行“5+2”模式,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,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,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。
在下午教育部的新闻通气会上,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表示,北京市从2018年开始开展课后服务工作,按照“面向人人、整体设计、提高质量、突出重点”的原则,不断优化校内课后服务工作。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。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,每周5天都要进行课后服务。同时,保证课后服务时长。学校每天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17:30,下一步调整到18:00。
此外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。在提供体育锻炼、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等内容的基础上,增加答疑辅导和巩固提高的课业内容。
坚持学生自愿参加。不得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,更不允许拒绝学生参加的要求。优化师资力量。课后服务以本校教师为主,鼓励各区教委统筹区域内优质师资帮助其他学校,课业辅导答疑可打破校际界限和年级、班级界限。
做好保障工作。做好教师思想工作,落实经费保障。把教师参加课后服务情况,纳入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中,把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情况,纳入学校办学评价。
(来源:西藏微青年公众号 责任编辑:李瑞)